聊城市交警支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鲁网聊城4月25日讯(记者 闫云倩)4月23日,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作为全国公安系统2个单位、全省5个单位之一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近年来,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聚焦“有效遏制交通事故多发势头,全力防范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大事故”目标,以交通安全基层基础攻坚为主线,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实施善治一张网、实战一体系、民生一品牌“三个一”战略,着力打造平安警务、数据警务、规范警务、民生警务、过硬交警“五个品牌”,推动制定了全省地级市首部道路交通安全立法,推出了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城市交通治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防、融媒体建设应用等多项经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位列全省优秀等次,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创历史最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现了跨越发展。
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先后荣膺全国职工体育示范单位、全国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省“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主题活动先进集体、全省公安机关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成绩突出集体等3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荣立集体二等功5次,70多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6人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人荣立个人一等功,45人荣立个人二等功,20个基层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
“善治一张网”
实现了交通管理由“一元管”到“多元治”的转型
以综治促善治、以法治促善治、以治理促善治,积极构建“善治一张网”。一是综治为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对交管工作倍加重视,市领导先后批示40多次,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专题研究,《政府工作报告》每年专门安排,市两办每年10余次发文部署,梯次开展“交通安全整治年”、“交通安全基层基础提升年”“交通环境优化年”活动,稳步实施畅安城市、畅安乡村等“八个创建”,并将城市交通“优化提升工程”作为民生十件实事来抓。以“平安行·你我他”行动为载体,建立了3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实施“路长制”,市委常委担任路长,列入年度综合考核目标体系,统筹“一村一警务助理”,建设乡镇交管服务站122处、农村交管服务室5666处,配备专兼职交通安全管理员1843人、交通安全协管员6509人,道路交通安全协同共治机制日趋完善。
二是法治为要。推动制定了全省地级市首部道路交通安全立法《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填补了聊城在交通安全治理方面的法律空白,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市综治委在全省首次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综治“一票否决”考核,实行通报批评、挂牌督办等五个等次问责,先后有两个单位被“一票否决”。
三是治理为面。坚持协同共治、打非治违、清源除患、尊法正风,先后组织千警上路大检查、“六大攻坚”等专项行动30多次,公安、交通、城管、农机部门组成160人的联合执法队,由县级干部带队,每月常态化开展“亮剑”异地执法,交警、特巡警、派出所合成作战,近年来交通违法查处量年均提升65%以上,累计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1240起、危险驾驶犯罪990起,开展交通违法和安全隐患“双清零”,“两客一?!钡绕呃嘀氐愠盗炯煅槁省⒈ǚ下?00%,重点驾驶人审验率、换证率98.8%、99.7%,销毁假牌套牌2430副。在全省交警系统率先探索“立足交管、全媒融合、矩阵发声”的融媒体宣传新机制,拍摄酒驾等公益片8部,曝光典型案例和交通违法2.6余起,开展执法直播1100多场次,向重点驾驶人发送提示短信180多万条,文明交通氛围日趋浓厚。
“实战一体系”
实现了基层基础由“弱散粗”到“精准智”的蜕变
针对基础薄弱,聚焦实战需求,坚持改革引领、数据支撑,积极搭建“实战一体系”。一是“181”机制引领实战。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聊城实际,列出21项改革清单,建成1个指挥中心+移动指挥车为龙头,大数据、公共关系、宣传运营、队伍监管、执法办案等8个分中心为支撑,1支交警铁骑为补充的勤务机制,构建了“情、指、勤、督、宣”一体化实战运行体系。投入使用交通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了全市道路交通指挥调度、缉查布控、研判分析、风险隐患排查、综合民生服务、监管考核评估等综合应用,打造了聊城智慧交管“最强大脑”,该项目被纳入“智慧聊城”重点项目,形成了具有聊城特色的交通管理新模式和在全国地级城市具有代表意义的“指挥交通管控平台”。
二是“3322”机制支撑实战。建成33个数字化中队、22个数字化高速公路执法服务站,升级改造6个环鲁公安检查站,指挥中心、中队和高速公路执法服务站互联互通、联动协作,快速反应、缉查布控,实现对高速公路、国省道执法管控全覆盖,查处假套牌、逾期未报废车3360辆。配发350兆数字集群对讲机912部,移动警务终端310部,推广应用4G上传酒精检查仪100台,实现了路面查处交通违法即时上传和电子开单,路面处?;靖姹稹笆止たァ?。三是“百千万”机制服务实战。建起100多个重点对象微信群,第一时间微发布、微警示、微教育,新型多维宣传机制有力服务了实战。实施公安交管大数据战略,公安网扩容千兆,着力提升超级传输能力,数据跑得更快、实战效率更高。建成城市、高速公路、国省道、重点县乡道智能交通系统,接入卡口监控4000多路,共享社会视频资源2.6万路,健全了卡口取证、指挥调度、精准查处、溯源管理“四位一体”的公路勤务机制,提高了公路防控和精准查缉的实战能力
“民生一品牌”
实现了执法服务由“有规范”到“有温度”的升华
坚持群众满意标准,强力深化交管改革,提效能、转作风、优服务,积极打造“民生一品牌”。一是服务有温度。扎实开展创人民满意队伍、创人民满意窗口“双创”活动,加快车管所及驾考中心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积极打造“数据车管”,车驾管服务实现扁平化、便捷化、智能化。以“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为目标,交管“放管服”改革20项新举措落实落地,全市布建165处服务网点,建成24小时无人车管所,安装车驾管“一体机”25台,下放23项车驾管业务,交通事故网上处理全覆盖,一证办业务超过1万笔,网上办理业务320万笔,公布车管所、各大队负责人32部手机电话公开接受监督,改革成果暖民心。
二是畅行有温度。与公安部交通研究所战略协作,实施城市交通“优化提升工程”,市城区实现监控全覆盖,大力开展创城交通秩序整治,主干道通行效率同比平均提升17.5%、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群众出行更便捷更暖心,聊城市被提名2018年度全国“互联网+城市交通管理”十佳管理创新奖,百货大楼路口入选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精细管理精选案例。
三是执法有温度。出台《从严治警十项措施》,制定《廉政风险防控责任清单》,规范5类77项372子项权力运行程序,开展执法风险隐患“清仓行动”,研发“数据警规”平台,配备执勤执法记录仪1507台,配设窗口取证仪126台,实现了对执法权力的数据留痕、实时监督,执勤执法更加规范。实施党建带队建工程,坚持党建引领、素质强警、考核励警、从优待警不动摇,推出《从优待警十项措施》,举办高端培训班6期,送奖上岗12次、送诊到岗430人次,双联共建“三园三社两全部徐楼模式”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队伍始终保持了风清气正。
责编 李云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