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郑高铁通我家 | 孙龙翔:聊城西站(外一首)
??编者按:为庆祝济郑高铁即将建成通车,纪念聊城人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用奋斗镌刻下的永不磨灭的印迹,多视角展现高铁时代各行各业聊城人的情怀与担当,在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指导下,由聊城市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主办、鲁网·聊城频道承办的“济郑高铁通我家”主题征文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活动启动以来,应征者们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真挚的表达讲述自己和高铁之间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他们昂扬向上、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近期,我们将对部分应征作品进行展播。
??聊城西站(外一首)
??作者:孙龙翔
??提笔写下这一行字的时候,除了心情的激动与震撼
??我还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描绘你
??金秋的阳光柔和而妩媚
??“聊城西站”四个红色的大字在瓦蓝瓦蓝的天空背景下鲜艳夺目
??挑檐向上的屋面弧线
??犹如凌空腾飞的凤凰
??偌大的广场中间,舒缓的音乐中
??喷泉吐出的浪花犹如从天而降的彩练
??广场的南北两侧,是两幢遥遥相对的错层建筑
??一如两艘乘风破浪的巨轮
??高耸云端的“水城之窗”,在与白云握手拥抱的瞬间
??早已把“聊城西站”的宏伟与浪漫传递得淋漓尽致
??我伫立于广场的一侧
??但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往来穿梭
??紧锣密鼓的建设场面
??无疑是这个金秋时节鲁西大地上最为壮丽的交响
??我一步步接近候车大厅,接近站台
??仔细端详每一根廊柱,每一面墙壁,每一个布局
??每一处令我倍感惊讶的设计与装潢
??5万平方米,2000人,6台15线的规模
??无疑让日后的聊城一举跻身全国高铁网的中枢行列
??以此为起点,实现27分钟入济,60分钟抵郑,90分钟进京、达青的高铁梦想
??恍惚间,我仿佛完成了一次从安检、候车、检票
??到进入站台登上列车
??奔赴大江南北的旅行
??该是多么渴望这一刻的到来呀
??当一声裂破长空的嘶鸣掠过鲁西大地
??抬眼间,“聊城西站”映衬的天空愈加壮丽辽阔
??
??水城之窗
??468级台阶
??从一楼徒步18楼
??站在水城之窗的最高处
??登攀的辛苦和汗水,每一层都在加持
??电焊的滋滋声,装饰粉刷声,铺装地面的木锤声
??从一层一直响彻到顶层
??那是建设者们在越来越高处弹奏的人间绝响
??我就是在一锤一板制造的和声里
??徒步登上了96米的高度
??气喘吁吁值得,大汗淋漓值得
??登高的渴望与兴奋
??一开始就让我们放弃了电梯而选择徒步
??站在水城之窗的最高处
??完全沉浸于登高望远的爽快之中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起伏北去的郑济铁路
??蓝天下的钢轨闪着银光,恰如一根根大地的脊骨
??以它钢铁的意志把锦绣繁华的聊城紧紧抱在怀里
??中华电厂、聊城热电分列西东
??高耸的烟囱喷吐着洁白的烟云
??在辽阔的鲁西平原上,恰如两座峙立的高峰
??我来到水城之窗的西侧,眺望千里沃野
??一望无际的郁郁葱葱中
??德上高速犹如一条穿越南北的走廊
??如果拉近境头
??一定能清晰看到大地沉甸甸的金秋硕果
??不用再打开水城之窗的南边和东面了
??如果打开,不需远望
??眼前呈现的便是聊城西站广场无以伦比的阔大和壮观
??喷泉,灯盏,环道
??鲜艳的聊城西站的标识
??南北相向、乘风破浪的船型建筑
??如果再拉近一点
??广场上碧绿的草坪、石凳,甚至烈日下那些挥泪如雨的建设者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这是2023年9月某日
??在郑济高铁即将全线运营的前夕
??我和金秋的阳光一起光临聊城西站的现场
??一同登上高铁广场北面的聊城之窗
??调动我所有的情感和视野
??在阳光所到之处,描一幅聊城高铁的胜境
??和高铁相比,我是单薄的
??我愿借助水城之窗的高度,借助普天照耀的阳光的高度
??高歌一曲
??在阳光正好穿过水城之窗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