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品茶论坛_同城200元附近,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100元2小时不限次数电话号码

济郑高铁通我家 | 柳凤春:高铁,让远方就在“一盏茶”

2023-11-27 10:00:2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编者按:为庆祝济郑高铁即将建成通车,纪念聊城人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用奋斗镌刻下的永不磨灭的印迹,多视角展现高铁时代各行各业聊城人的情怀与担当,在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指导下,由聊城市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主办、鲁网·聊城频道承办的“济郑高铁通我家”主题征文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活动启动以来,应征者们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真挚的表达讲述自己和高铁之间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他们昂扬向上、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近期,我们将对部分应征作品进行展播。

高铁,让远方就在“一盏茶”

作者 柳凤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不乏夸张的梦想,一想都要超越诗人的畅想了,虽是迟了点但还是被久违“等到”的欣喜淹没,走进“诗书手里拿,远方一盏茶”的高铁时代,还是欣喜盈怀。

??盼望着,盼望着,高铁试车的视频在朋友圈成为爆款热门。虽然这几天热得像下火,我心里却痛快如秋凉的欣喜盈胸,作为连接济南和郑州的交通大动脉,今年以来捷报频传,7月1日进行静态验收,8月份山东段全线联调联试,其间高铁站的盖头被各媒体掀开,芳容初现,令人欢呼雀跃。12月正式开通运营,这也意味着还有不足一百天的时间,经过三年多的紧张建设,济郑高铁将迎来竣工通行的高光时刻。

??80年代初,聊城还是沟壑纵横、荒凉一片,90年代京九铁路一声汽笛叫醒了“灯不明路不平,水不清网不通”的鲁西小城,“天下不敢小聊城”透露出聊城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孜孜以求的真诚,风雨坎坷、泪水鲜花,其中的艰辛付出,也唯有聊城人自知。聊城的前世今生,像极了改革开放年代里呈现的普遍人生,一步一个脚印从冬到春,从春到秋走向收获,每每伴着朝阳晨练东昌湖边、陪着余晖散步运河畔,感觉像极了自己,蓦然回首一路皆是惊喜。

??聊城是黄河大运河交汇地,河网密布,在聊城境内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23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黄河在东部奔腾咆哮百余里,京杭大运河从蜿蜒曲折过市区,卫河从西部携水弄潮冀鲁豫,马颊河、徒骇河等纵横交错,仅城区湖水域面积多达13平方公里,水以其千姿百态的灵性线条描绘着城市的轮廓,蔚蓝的东昌湖环抱古城,蜿蜒的京杭大运河从城中间流淌而过。

??经历过春运的人们大多忘不了购票时的“一票难求”和登车时的人满为患、水泄不通。聆听高铁奋进的足音,让中国版图变得越来越小,城市间距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生活半径将大大缩短,城市的空间瓶颈再被突破,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高速便捷,便利快捷的生活体验让快速回家的享受感、幸福感更强,也让我们的生活因高铁而变得更加的幸福

??行走的愉悦,在于补充心智能量、焕发生命激情。高铁以其“大运量、高速度、高密度、公交化”的运输优势,从就业置业、工作生活等以前在人们眼中不可逾越的异域问题成为浮云。无论是黄金周的小长假,还是双休的周末,或是蓄意已久的探亲访友,亦或说走就走的旅行,均可实现“朝起东昌湖,午赏海边景,晚品大漠风”的诗中意境,都可以伴随着呼啸急驰的高铁成为现实,走进内心极具现代感的方便、低碳和快捷的真实体验,方便着人们的出行,改变着人们的命运,成就着人们的希望,高铁生活方式也由此将成为聊城人生活中的新词汇。

??在江北水城,有着梦如花开般的奇妙感受,若非时酷暑的值盛夏,让人以为是移步春风扬州十里了。在头顶弯月令人激动的夜,唯一的缺憾是少了一堆让人激情澎湃的篝火,与月亮遥遥呼应、心心相印的篝火。湖畔赏月,终觉销魂。追月,一个飞翔的梦,一个改变现状的梦,一个永不满足现状的追求的梦,就像如果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在“思乡月”照耀下归心似箭回家,也应另有一番别致的韵味。

责任编辑:连峰
新闻关键词:济郑高铁通我家柳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