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品茶论坛_同城200元附近,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100元2小时不限次数电话号码

首页 > 聊城频道 > 健康 > 正文

战”疫”|一月援津,四月在沪,聊城这位年轻妈妈两次逆行出征

2022-05-14 18:1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14日讯 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今年中考,小女儿刚上幼儿园中班;她是两次逆行出征的白衣战士,一月援津,四月在沪;她是聊城市2021年最美巾帼奋斗者,是山东省临检中心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她叫李姗姗,副主任技师,来自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


  4 月 3 日凌晨睡梦中的李姗姗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没问题,我可以。”接到医院的电话,她想也没想就痛快地答应下来。她知道,自己是医院筹建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技术骨干,也是科里唯一赴外省参加过核酸检测工作的应急队员。转眼想起即将中考的大女儿和未谙世事的小女儿,她内心又有些不舍。正琢磨着如何跟家人解释,没想到她的爱人已经从刚才的对话里猜到了实情,“疫情紧急,这个时候咱不能退缩,家里有我,你就放心去吧!”就这样,她即刻收拾行装,带着家人的牵挂、领导的嘱托和同事的鼓励,踏上了援沪的征程。


  在入驻酒店安顿好后已至次日凌晨,可是李姗姗和战友们都还不能休息。就在刚刚接站的大巴上,她们已经得到指令,几个小时之后即将奔赴的战场由千麦实验室临时调整到上海东方医院。在动车上已经安排的班次要调整,刚刚培训的检测流程要重新适应。她知道,在气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早投入战场一分钟,就能在生死线挽回更多的生命。于是,在上海的第一个工作日,她和很多的战友一样,吃了几口自带的面包就匆匆赶上了前往东方医院的班车。她所在的聊城队也成为第一个在医疗机构排班上岗的外援队伍。


  4月10日,华大气膜实验室在普陀区建成,李姗姗又和大部队一起转移阵地。因为绝大多数队员都没有在气膜实验室工作的经历,参加过援津任务的她,又当仁不让成为核酸提取舱的主力。此后的 30 多个日日夜夜,在每个班次接近 8 个小时的时间里,她身体疲惫又亢奋地坚持着。腰酸背痛、手指僵硬,吃饭不按时,不敢多喝一口水,衣服时常被汗水浸透,脸上满是口罩和护目镜的勒痕,这是她早已习惯的工作状态。

  每天两点一线往返于驻地和实验室之间,远在他乡,说不想家是不可能的。

  再过一个多月,大女儿就要参加中考了。可就在女儿学习冲刺的半年时间里,因为参加核酸筛查,她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却屈指可数。小女儿才四岁多,上一次短暂分离的阴影还未完全消退,这一次离开妈妈的时间则更加长久。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哭着找妈妈。面对两个女儿的期盼的眼神,她只能将愧疚埋在心底,将疲惫甩在脑后,透过视频用自己的笑脸展现妈妈的柔情与坚强。而在每次视频之后,大女儿的懂事与努力,小女儿的撒娇和懵懂,又让她倍感欣慰,内心充满了阳光和力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寻常的人间烟火和紧急的催征号令之间,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是自然而然地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也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当下,在疫情防控依然“吃劲”的上海,她还将继续坚守,用自己的平凡之举,累并快乐着,辛苦并充实着,思念并幸福着。(通讯员 李珊珊 赵云涛)

责任编辑:连峰
新闻关键词:白衣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