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时间 降低风险,聊城市三院的医生戴上3D眼镜精准做肝脏手术!
一般来说,传统肝胆外科手术需要医师在影像学资料的基础上,凭借经验进行疾病诊断并制定手术方案,受个人因素影响较多,且方案无法实时呈现和永久保留,3D技术解决了这一困扰,它通过对患者CT或MRI图像进行影像处理,真实呈现肝脏、血管、肿瘤等人体组织,医师术前可精确评估病变范围与邻近脏器组织的三维空间关系,制定详细的手术规划,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市三院普外科主任张忠宝展示了患者吴林的肝部肿瘤示意图,图上患者的肿瘤位于肝脏尾部,被标记成橙色,门静脉、下腔静脉等静脉血管被标记成蓝色,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也一目了然。
目前,大部分肝脏外科手术都实现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操作,腹腔镜能够将血管放大1.5—2倍,比传统开放式手术更便于操作,而3D技术放大了这一优势,医师们在手术前能清楚地了解肿瘤和血管位置,“我们既要将肿瘤组织全部切除并避免出血,又要尽可能多地保留肝脏的正常组织,有了这项技术,在手术过程中,就可以更明确从何处‘下刀’,避开胆管、血管,也方便观察人体内组织情况?!闭胖冶λ?,这张示意图也能让患者及家属更了解病情和手术方式。
手术开始了,张忠宝带领团队在吴林的腹部开了5个小孔,一个用来放入腹腔镜观察腹腔内情况,4个用于操作,仅用2个小时,就取出了吴林体内的肿瘤,出血量仅20毫升。结果表明,3D技术有助于关键部位的解剖定位、肝断面的脉管处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除了吴林,近期市三院普外科还运用该技术为另一名肝脏肿瘤患者和一名肝脏血管瘤患者解决了问题,避免了术中大出血的可能。
张忠宝提醒,肝脏肿瘤早期或无明显症状,市民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若出现持续性发烧、肝脏部位有明显的疼痛感、身体消瘦和消化系统异常等症状需警惕。(聊报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