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心吊胆3年 聊城这家医院1小时为患儿闭合“生命通道”
??鲁网5月30日讯(记者 泮晓阳 通讯员 韩梅)“孩子能吃东西了,我这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5月25日晚,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室外,3岁5个月大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笑笑(化名)的家长望着医护人员,言语间满是感激。
??原来,就在当天上午,笑笑在该院迎来了生命的关键转折——由院内小儿外科主任冯书龙领衔的医疗团队,联合麻醉科、超声科、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力量,与特邀的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专家团队形成技术合力,为笑笑实施了动脉导管未闭修复手术。这场凝聚着两地医疗智慧的手术,在精密配合中持续约1小时,最终成功为笑笑闭合了心脏上的“生命通道”,也让全家人悬了3年多的心终于落定。
??术后,笑笑被第一时间转入重症监护室。在医护人员密切监护下,当天下午,笑笑便拔除气管插管,到了晚上,已能慢慢进食流质食物,小小的身体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醋藕⒆幼刺嚼丛胶茫页ぜざ厮担骸罢娴奶乇鸶行灰缴?,是他们给了孩子健康的未来。”
??小儿外科主任冯书龙表示,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胎儿在母体时,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动脉导管承担着重要使命,母体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含氧血,经胎盘和脐带传入右心房,再通过卵圆孔、右心室及动脉导管分流至主动脉,进而输送到全身,助力胎儿成长发育。
??通常,胎儿足月出生后,血液改由心脏经主动脉流向全身,动脉导管会在数天内自然闭合。但部分患儿的动脉导管未能正常闭合,致使血液从主动脉返流至肺动脉,不但易引发肺部炎症等问题,还会因为主动脉血流不足而导致发育迟缓。此类患儿一旦感冒,病程也往往比其他幼儿更长、更难治愈,长期积累还会造成不可逆的心肺损伤。医学建议,肺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在18个月内可持续观察,存在自行闭合的可能;若18个月后仍未闭合,则应考虑手术介入治疗。
??笑笑在术后第二天下午状态稳定后已从重症监护室转至小儿心脏外科病房,预计术后一周即可出院。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手术费用对于患儿家庭来说近乎“零负?!薄7胧榱ψ潘担骸八俏ㄒ恍枰Ц兜目赡芫褪欠骨??!钡靡嬗诔钦蚓用褚奖U叩牟欢贤晟疲约傲某鞘胁普值淖ㄏ畈钪С?,此次手术花费得到全额覆盖。这已经不是该院第一例“零负?!毕刃牟』级质?,早在2023年,该院就成功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实施室间隔缺损组织补片修补术,医保报销加上基金补助后,患儿家长治疗费用零支付。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既是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多学科协作诊疗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山东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生动实践,医保政策和专项补贴切实为患儿家庭减轻了经济压力,彰显了医疗保障政策的惠民温度,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也将继续秉持初心,为患者提供专业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