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品茶论坛_同城200元附近,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100元2小时不限次数电话号码

【评论】聊城干部,要多上战场,少上酒场

2019-09-25 09:1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25日讯 市委书记孙爱军同志在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是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对待工作是始终充满激情、倾尽全力、勤勉敬业、认真负责,还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工作时懒惰懈怠、萎靡不振,在交际场和酒桌上却精神抖擞、生龙活虎?”

  老实说,这个问题,对于很多聊城干部,并不好回答。

  因为聊城,和山东其他地方一样,甚至和北方很多地方一样,是酒文化盛行的地方,是关系哲学影响深远的地方。

  对工作是不是勤勉敬业?这不仅是工作纪律问题,更是社会风气问题。如果一个地方很多问题都在社交圈子里解决,如果一个地方办点事情都要搞熟人政治,那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编织关系网上。甚至有时候,这个关系网并不是为了私利,而的确是公事需要,你说怪也不怪。

  不靠规则靠关系,人人就要有相当多的精力去维护关系。维护关系需要时间,需要精力,更需要经济实力。这种风气一旦形成,群众就会感觉“潜规则横行”,干部就会感觉“要积累资源”。

  如果万事不靠明规则而靠潜规则,那勤勉敬业作甚?岂能不忙于奔走周旋?

  说得再远一点,对于工作时间懒惰懈怠、萎靡不振,在交际场和酒桌却精神抖擞、生龙活虎的问题干部来说,更多的原因是,在他们看来,无论工作业绩还是个人升迁,交际场和酒桌起的作用,可能比工作勤勉更加直接。发展哲学一旦庸俗化至此,那意志不坚定的干部,就会直接冲着利益高地发起冲锋了。

  这可能是很多人的人之常情,却不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原则要求。

  这可能在很多地方见怪不怪,却不符合聊城要跨越发展的使命需要。

  无论哪里的交际场,肯定不全是干部,也有群众,更多的交际圈里,是干部和群众。群众找干部,为啥都不去办公室而去交际圈?群众办事情,为啥喜欢事前事后上酒桌?多少老板曾半夜被叫起来“参加饭局”却只是去埋单?多少群众曾为一份小材料陪着笑脸、加着小心打电话问亲戚朋友“这里有熟人吗”?

  这些情境,多么无奈,又多么伤人!

  党要管好干部,党要先教育好干部。所以,这场遍及全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当其时。聊城的干部,也要以市委的要求为纲,认真梳理对照自己的言行,严格约束自己的做事习惯,对照要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要清醒地认识到,让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多上战场、少上酒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当下还无法言出即毕。但这个要求不能放松,这个环境和风气必须改变。

  聊城的发展需要创造很多环境,需要借助很多力量,需要引进很多项目和人才,这些项目和人才,都是聊城的外来户,他们来到聊城,一没有熟人二没有关系,如何让他们愿意来、不愿意走?如何让他们在聊城感受到营商环境如沐春风?

  这不仅仅是关于交际圈和酒桌的问题,而是非常严肃的发展环境话题。

  不要用复杂的关系哲学去吓退投资者,不要用庸俗的酒场文化去喝退好人才。营商环境干干净净,才能做事兴业,干群关系清清爽爽,利于做人做官。多上战场披荆斩棘,要记得政声人去后。少上酒场酩酊大醉,切莫忘苍天有眼睛。这个道理不难懂,难在做到。

  自上而下的聊城党员干部,多上战场,少上酒场,请带好这个头。(聊城晚报评论员 孙文华)

责任编辑: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