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深入开展药品零售环节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
鲁网1月21日讯 在前期制定整治方案的基础上,在市纪委指导下,重新修订完善药品零售环节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且市县两级都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规格的“升级”,预示着这场药品整治行动不同以往。2019年,全市药品监管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严防、管、严控药品安全风险,健全监管机制,全面规范药品经营使用行为,让药品安全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
立案查处154家违法违规药企,???7万余元
由于多方面原因,药品零售企业违法违规现象长期存在,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治顽疾沉珂需出重拳。2019年,我市多次组织人员对全市零售药店进行暗查暗访,并对暗访结果进行通报,对违法违规药店进行处罚。处罚情况同时报同级纪检部门,对药品零售药店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市市场监管局专门抽调县局骨干人员,对全市35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进行飞行交叉检查,实现全市药品零售连锁总部检查全覆盖,并对58家连锁门店进行延伸检查。坚持按照“四个一律”从严处理,对5家药品连锁企业采取了撤销GSP证书等措施,已将相关信息在市局网站予以公开曝光,并上报省局。
截至目前,全市共累计检查零售企业4267家次、疾控接种单位412家次,警告205家,限期整改400家,立案查处154家,罚款47.43万元,撤销GSP证书6家,收回GSP证书13家,注销《执业药师注册证》57张,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43家,移交医保部门3家,移交卫健部门处理2家。
1308家药店安装远程诊疗系统,群众购药不再难
零售药店执业药师“挂证”、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等问题,是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之一。市市场监管局严格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全面落实药品监管“四个最严”要求,严厉打击执业药师“挂证”行为。在此基础上,多措并举,解决零售药店处方药处方来源问题。
与审批部门结合,率先在我市实施开办门店“一店一执业药师”制度。针对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都实行电子处方、纸质处方难以外流的现状,鼓励药店探索“互联网+”在药品零售环节的运用,支持药店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运用“远程诊疗”开具处方。
截至目前,全市1858家零售药店中有1308家已安装“互联网远程诊疗”系统,占全市零售药店总数的70.4%,已安装的系统主要有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医院、药盟电子处方平台、三宏健康医、金博达、武汉鲮鲤微问诊、智云、医行天下等。未安装诊疗系统的企业,也采取建立慢性病患者档案、与有资质的诊所进行合作等方式解决处方来源问题,大大缓解了群众购买处方药处方来源困难的难题。
持续推进网格化监管工作,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成果来之不易,稍微松懈就会反弹。为切实保障百姓用药安全,我市按照“权责明晰、分级负责、网格到店、责任到人”的原则,采取“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标准”的措施,搭建市、县、乡镇三级监管网格。实行监管责任制,明确辖区内每家零售药店的监管责任人、监管职责、检查频次、检查内容、检查标准。对网格内的监管对象实施日常监管全覆盖与飞行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做到了每家药品零售企业监管责任落实到人,督促监管人员提升责任意识、风险意识。
按照“四有两责”要求和属地负责、全面覆盖的原则,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监管,组织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档案。以药品“购销合法性、储运合规性”为检查重点,加大飞行检查和双随机检查力度,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品种和关键环节,精准出拳,提高检查靶向性。
加强疫苗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疫苗管理能力水平。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做好全市疫苗使用管理专项监督检查,建立联合检查制度,在疾病控制机构、预防接种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各县级市场监管局和卫生健康局联合开展检查,会同市卫健委对专项检查开展情况进行了抽查,确保消除疫苗安全隐患。
加强药品抽验工作。2019年我市共完成流通使用环节中药饮片抽样181批、流通和使用环节评价性抽样159批、生产环节基本药物抽检70批、流通使用环节监督抽检101批、医疗机构制剂专项抽样40批、地方性监督抽验850批批。(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路子强 通讯员 李兆敏)
责编 李云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