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聊城将建设30处科技示范基地
鲁网3月24日讯(记者 闫云倩)3月24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市农科院副院长熊永星就发挥科技服务在产业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从会上获悉,聊城将建设30处科技示范基地。
熊永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作为一家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生产一线距离较近,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十四五”期间,市农科院将重点开展五项工作,着力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在全市建设30处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基地,对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进行示范推广,为农业科技创新、技术集成示范、技术推广服务、农业人才培训提供良好的场所和条件,通过以点带面,真正做到“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开展“一对一”科技服务。市农科院将组织各科研团队与全市100家以上重点涉农企业、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结对,跟踪开展“一对一”科技服务,解决他们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让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涉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真正发挥好示范作用,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推动力量下沉,在农业大县建设分院。加强与重点县市区的战略合作,建立以分院为依托的特色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网络,加速科技成果在生产一线的转化应用,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用产业高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目前,市农科院已经成立了冠县分院、莘县分院,在服务当地产业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学习借鉴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成立中试中心,围绕院科研成果开展中试生产并进行二次科研开发,让科技成果真正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联合市直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授课群体需求,有针对性的举办“现代农业培训班”,邀请省内外知名农业专家授课,帮助基层技术人员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深入开展“农科走基层”活动,通过田间课堂、地头培训等方式培育一批田专家、土秀才,以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全力构建市、县、乡、村、企五级技术网络。
- 4月23日起施行!聊城将出台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2021-04-08
- 聊城今后五年实现工业强市、制造业强市新跨越2021-04-08
- 聊城今年将建设高标准农田56万亩,2025年建成500万亩以上2021-03-24
- 聊城今年将实现快递服务覆盖70%行政村2021-03-24
- 聊城:今年基本消除集体经济5万元以下行政村2021-03-24
- 聊城发布“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2021-03-17
- 聊城:八大行动举措助力“十四五”创新驱动发展2021-03-10
- 聊城力争“十四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2021-03-10
- 聊城“十四五”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26万亿2021-03-10
- 聊城未来五年努力建成冀鲁豫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