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聊城团市委打造“1234”模式赋能乡村好青年
鲁网5月26日讯(记者 闫云倩 实习记者 吴晓晨)5月26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发布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共青团聊城市委书记徐保亮,副书记付亮、于繁昌就团市委“我为青年办实事”十项行动作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从会上获悉,聊城团市委打造“1234”赋能模式,为乡村好青年提供精准服务。
于繁昌在针对乡村好青年需求提供的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团市委在全市范围选树了1.1万余名乡村好青年。今年2月,团市委联合财政、人社、金融等单位召开“乡村振兴青年说”恳谈交流会,听取乡村好青年在兴乡建业、返乡青年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打造“1234”赋能模式,为乡村好青年提供精准服务。
“1”是一项金融“赋能”,注入发展活力。针对好青年缺少发展资金的问题,团市委与金融系统共同推广“鲁青基准贷”“青年企业家贷”“乡村好青年贷”等金融产品,形成“团银”联动机制,在简化审批手续、降低贷款利率方面为乡村好青年开通绿色通道。
“2”是两线培训“赋能”,增长发展本领。一方面与市农科院开展好青年专属“育苗行动”,摸底好青年农业培训需求,分批分类开展定向专题培训。另一方面依托“团属资源”开展结对指导。
“3”是三个平台“赋能”,形成发展合力。一是打造宣传平台强引领。在媒体平台宣传“好青年”先进事迹;开展好青年宣传月活动,在微信平台推广“微视频+创业故事+产品推介”好青年创业故事60篇。二是打造交流平台强协作。成立聊城市乡村好青年联盟,筹建聊城乡村振兴青年创业者协会,打通好青年群体之间、好青年与政策之间的渠道;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聊城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乡村振兴专项赛,为参赛好青年提供培训交流、专家指导和融资服务;打造“青创空间”,免费为创业好青年提供场地服务等。三是打造产业平台强发展?;嬷坪们嗄瓴档赝?,横向建立同类型产业互助联盟,纵向建立上下游产业供销链条,实现“好青年”间互学互助、抱团发展。
“4”是四项政策“赋能”,拓宽好青年发展路径。聚焦拓宽好青年政治进步空间,与市委组织部联合推动4项政策落实落地。一是推动县乡级团委书记列席涉及党建、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议题的党委(常委)会,增强团干部服务乡村青年能力。二是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乡村好青年入党。三是鼓励好青年参与基层治理。四是鼓励好青年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
- 省级乡村“好青年”名单公布 聊城8人上榜2020-05-18
- 聊城:团银合作扶持青年创新创业20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