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红色印记 | 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范筑先:守土抗战 以身殉国
??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及武装民众,以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鞠躬尽瘁,亦所不惜。
??这是1937年11月19日,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范筑先向全国发出的抗日通电中的一段。通电的发表,震动了全国。
??范筑先(1882-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山东省馆陶县(今属河北省)人。
??抗日战争初期,范筑先将军与中国共产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动员民众,建立抗日政权和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打开了鲁西北生动活泼的抗日局面,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南侵,10月初侵占德州,继占平原、恩城,山东形势吃紧。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指挥韩复榘两次电令范筑先南撤,范筑先在共产党人的劝说支持下,两次拒绝南撤命令,向全国发出守土抗战、决不南渡的通电。通电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同时也极大地振奋了鲁西北广大民众的抗日热情。
??范筑先和共产党人团结合作,在鲁西北的聊城勇敢地树起抗日旗帜后,先后建立了30多个抗日县政权,并委派十几名共产党员任县长。
??为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范筑先改编了一大批民团、游杂和“绿林”武装,同时,支持聊城共产党组织建立和发展抗日武装力量。至1938年秋,范筑先的抗日武装迅速发展到35个支队、3路民军约6万人。
??为了改变聊城及鲁西北的贫困状况,范筑先颁布了许多经济政策、法令,使聊城及鲁西北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还创办了第六区政治干部学校和军事教育团,组建了许多抗战群众团体,出版了《抗战日报》《先锋月刊》《战线》等刊物。一时间,抗战事业蓬勃发展,有“山东红了半个天”的说法。毛泽东主席称赞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在创建以聊城为中心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范筑先指挥所属部队主动出击,英勇杀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进行大小战役、战斗近百次,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
??1937年 11月22日,驻临清的日军高桥联队派出一个18人的骑兵侦察小队,经堂邑到聊城进行侦察。正在清平改编一支地方武装的范筑先接到报告后,急令聊城城内的部队做好战斗准备,随后率传令队、政工队六七十人赶到梁水镇设伏。日军在聊城遭打击后,仓皇沿运河向临清逃跑,正好撞入范筑先在梁水镇设的伏击圈。经过激战,将敌击溃,打死日军数人,缴获战马7匹。
??12月26日,日军侵占了高唐、博平、茌平交界处的南镇,企图经茌平到东阿的滑口过黄河,钳击济南。范筑先得到情报后,命令博平、茌平的民团四五百人,各带炸药、手榴弹、地雷等前去阻击。27日,他率队赶赴南镇布防。随后,在南镇、徐家河口、周老庄、周小庄一带与敌展开激战,将敌击退,毙伤敌100余人,粉碎了日军渡黄河南下的计划。
??1938年7月下旬,石友三奉国民党政府最高统帅部命令,在新泰龙廷召开山东军政人员会议?;嵋榫龆?月中旬由范筑先部队进攻济南,并负责破坏济南至德州段铁路,以牵制日军向武汉进攻。8月1日,范筑先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发起济南战役。12日夜,范筑先指挥部队发起攻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在敌人反扑时,范部也遭受一些损失,聊城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大队长范树民(范筑先次子)、参谋长何方等数十人壮烈牺性。
??范筑先和共产党人率领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到1938年夏天,以聊城为中心的鲁西北境内基本上肃清了日伪军,开辟了广阔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
??1938年11月11日,日军由济南、德州、禹城分三路进攻聊城。
??13日上午,范筑先召开军事会议,明确迎击日军的作战方案。14日上午9时,日军的先头部队步炮兵300余人、汽车坦克10余辆,在飞机配合下,逼近聊城近郊。此时,各机关、学校的一些人员已陆续撤出聊城,范筑先布置完战斗任务,正准备和已经撤出城外又返回城内催他出城的共产党员张郁光、姚第鸿撤退时,国民党山东省民政厅厅长兼鲁西行辕主任李树春突然乘车从临清赶来,与范筑先商谈起整编部队的问题来,一直到下午4点方才离开。这时日军的火力封锁了出路,范筑先已经无法出城指挥作战,遂留在城内和张郁光、姚第鸿指挥游击营、卫队营、手枪连、传令队等少数部队守城作战,以待外援。
??14日黄昏,日军攻占聊城东关,随后在猛烈炮火配合下,由三个方向攻城。范筑先、姚第鸿急率传令队赶到东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打退日军三次进攻。范筑先用电话令各县派部队火速支援,但是各部队均行动受阻,未能及时增援。
??15日拂晓,范筑先把司令部转移到光岳楼下。此时,攻城日军增至700余人,在飞机配合下,再次向东门守军发起猛攻。范筑先和姚第鸿再次赶到东门督战。经过激战,打退日军三次进攻。战斗中,范筑先左臂被炮弹炸伤,30余人壮烈牺牲。上午9时,日军用大炮平射,将东门轰开后,蜂拥入城。范筑先由东城门上退至光岳楼下,继续组织部队同日军展开血战。在日军飞机扫射时,范筑先的腿骨被打断。在被送往天主教堂医院的路上,范筑先自戕殉国。随后,守城部队出现混乱,130余人从西门突围失败,伤亡惨重,剩下的30余人退至西门瓮城里和日军展开肉搏战,最后全部战死。
??下午5时左右,聊城完全被日军占领。
??在这次聊城保卫战中,范筑先将军和共产党员张郁光、姚第鸿及城防副司令郑佐衡、警察局局长林金堂等守城健儿700余人壮烈殉国。
??范筑先将军壮烈殉国的消息传出后,举国痛悼。重庆和延安国、共两党分别举行悼念活动。
??12月23日,重庆举行追悼大会,朱德、彭德怀和吴玉章、董必武分别送了挽联。国民政府还“特令褒扬”,“通令全国下半旗三天”。1941年,聊城抗日军民还在聊城西北的梁水镇修建了范公祠,以颂扬为国殉难的民族英雄范筑先及抗战将士。
??1988年,为纪念范筑先将军殉国50周年,聊城市在范筑先殉国的地方修建了范筑先纪念馆,邓小平为范筑先殉国处纪念碑题写了“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10个大字,徐向前元帅挥笔写下了“范筑先与鲁西北抗战”的题字,表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范筑先将军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