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品茶论坛_同城200元附近,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100元2小时不限次数电话号码

榜样在身边|见证榜样力量 凝聚时代辉光

2025-05-22 16:12:2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22日讯(记者 泮晓阳)5月22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榜样在身边”系列记者见面会第四场,邀请了4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与记者见面交流,讲述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先进事迹。

??“四个重塑”带企业走出“发展寒冬”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杰现场分享了东阿阿胶破旧立新的改革过程。

??强企兴企,出路在改革。2022年1月份,程杰来到东阿阿胶时,公司正在经历建厂以来的发展寒冬。在此情况下,东阿阿胶通过精神重塑、组织重塑、业务重塑、价值重塑“四个重塑”,在2022年上半年只完成30%任务目标的情况下,下半年依旧完成了全年业绩指标,当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7.1%。三年来,这样的胜利一场接一场,始终保持高度增长态势,各项经营指标全面提升。东阿阿胶还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大局,牵引带动聊城市形成阿胶产业集群化发展良好局面,贡献税收三年复合增值23%以上,形成“企地共建、携手同行”的生动图景。

??三年来,程杰以“一切为了东阿阿胶好”为原则,带领4000余名员工,深化改革,创新实干,实现公司全面恢复性的业绩增长,2022年来,公司净利润从4.4亿元跃升至15.57亿元,增长253.86%;市值由最低187亿元,到2024年最高突破470亿元,增长幅度超过150%,完成由低谷到新生的“凤凰涅槃”。今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归雁”带飞“落后涣散村”

??2016年,杨本凯响应政府“归雁工程”的号召回乡,经过选举担任冠县柳林镇大杨庄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带领全体村民修建桥梁31座、公路10公里,打通8条断头路,整治坑塘60亩,栽植绿化苗木20万株,安装路灯332盏,新打机井38眼,建设了2000平米的文化广场和群众服务中心。近年来,又先后完成道路拓宽2.2公里,胡同铺设4500平方,完成村庄美化9600平米,绿化苗木月季栽植3万棵,新建高标准篮球场等,大大改善了村庄面貌。

??2017年,杨本凯率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集约化种植全村托管土地1300亩,发展了100亩冬暖棚,200亩春秋棚、200油桃棚,让土地效益实现了质的飞跃。村庄糖果企业发展迅速,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年产量达1500吨,销售额达8500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120人,平均增收2.3万元/人。依托“博士小院”,与齐鲁工业大学携手,引入果酒加工精酿项目已投产达效?;勾葱峦瞥隽恕按遄?基地+院落”的研学模式,年接待学生10万人次。建设“彩虹谷”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器,吸引15个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落地。实现了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2024年,村庄种植加工及研学项目营业额达500万,利用村集体产业项目收入免除村民需承担的各项生产性费用,推出“党建+幸福食堂”的养老模式,解决了75岁以上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让村民共享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原来的“落后涣散村”大杨庄实现巨大变化,相继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省级景区化村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村、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国家3A级景区,通过省级乡村民宿集聚区验收。杨文凯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第七届齐鲁之星”“山东省社会化拥军先进个人”“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不怕当“坏人”,财政干部勇担职责

??作为聊城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科的一名财政干部,张学林表示,预算编制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翔实的数据优化预算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针对部分单位“年年递增、只增不减”的惯性思维,张学林和同事们积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压预算、严采购、评绩效,用数据破除人情干扰,持续推动事前评估与预算评审融合,不怕当“坏人”。2023年以来对21个项目开展评审,压减金额7.4亿元,审减率17.4%,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

??比如去年,聊城市财政局对全市11个县(市、区)环保网格员资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发现网格员存在业务重复、权责不匹配等问题。在安排预算时对存在职能重叠的网格员和公益岗进行了科学整合,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做到“一钱多用”。

??张学林说,财政干部的职责是为国理财、为民服务,既要守住底线,也要传递温度。聊城市财政局始终把“三保”摆在财政支出最优先位置,将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近年,张学林和领导、同事们共同努力,构建了聊城市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创建县级均衡性转移支付机制,切实兜牢“三?!钡紫?,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机制,研究出台规范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争取上级资金连年增长,转移支付资金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近45%。张学林本人先后被授予“五一劳动先锋”“聊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聊城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一个合作社推动“传统农业村”成为“全镇排头兵”

??河涯村原来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虽然人均耕地不少,但土地水咸地碱,比较落后。为了寻找出路,2013年8月,李妹书牵头成立莘县福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任理事长。她挨家挨户听取意见,去市场了解情况,也咨询了专家的意见。最终,找到了发展的路子——搞蔬菜种植!

??刚开始大家有顾虑,认为投资五六万元建一个大棚风险太大。李妹书就和5名村干部、6名农户成立福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16个大棚。一年下来,每个大棚比普通种植户多收入3000多元。大家建棚的信心,一下子就有了。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建设蔬菜大棚680个,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

??为解决大棚“用水难”问题,李妹书带头砍掉自家树木,协调大家开挖沟渠2000多米,使全村1000多亩碱地用上了黄河水。后来又多方奔走,打了31眼机井,为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建大棚“资金难”,李妹书就拿出自家钱财垫付,还主动做村民借贷的担保人,几年下来,河涯村累积贷款达到5000多万元,没有出现一笔逾期贷款,被农业银行、农商行评为“信用村”。

??通过支部共建和产业联盟的方式,河崖村还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蔬菜种植,成立了福妹蔬菜产业化联合体,联建的周边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比联建前平均翻了一倍。

??村民富裕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村庄的环境也改善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合作社向村集体捐资130多万元建设了一处高标准的办公场所和村级党员活动室;硬化道路总长12公里、宽4米的村级公路;多方筹集资金,安装变压器6台,架设线路5.2千米,现在的河涯村是村庄美、产业兴、群众富,使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到了全镇前列。

??2023年,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2024年合作社实现收入166.5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5万元。李妹书先后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三八红旗手”“聊城跨越赶超巾帼十佳”“山东省劳动模范”,今年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责任编辑:连峰
新闻关键词:榜样在身边记者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