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端大圈微信,北京一品楼,北京海选品茶

聊城市多措并举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2025-09-30 14:59:4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泮晓阳)9月29日下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主题新闻发布会,聊城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崔岩介绍聊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相关工作成效。

??据悉,聊城市现有汉族、回族、满族等50个民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共6.1万,莘县张鲁回族镇是全省四个民族镇之一。聊城市成功获批全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临清市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繁森故里石榴红”被评为全省民族宗教领域十大品牌,冠县入选全国第二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单位。

??党建“融魂”,同心共建全域创建格局。聊城市委、市政府将示范市创建作为全局性重点工作顶格推进,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审定实施方案,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专班运作、统筹推进,将创建任务分解至49个责任单位,同时在县级层面全部设置实体化协调推进办公室,在社区和民族村创新设立“红石榴”公益岗,层层压实责任、凝聚创建合力。

??文化“融心”,同心共筑共有精神家园。聊城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教育全过程。依托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和聊城大学等教研机构,连续两年承办“弘扬孔繁森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性研讨会,创新开展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五个一”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各族干部心中。打造“大运风华 美美与共”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品牌,以文物为媒、以故事为桥,让“运河通南北·中华一家亲”的文化认同深入人心。创排山东现代梆子戏《孔繁森》并进京汇演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多家省级以上主要新闻媒体广泛关注,被先后报道10余次,营造了弘扬传承孔繁森精神的浓厚氛围,展现了聊城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生动实践。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扎实推动学生社团建设与大思政课融合,7月,聊城市学子在国家民委主办的“学好概论金教材 青春托举中国梦”演讲比赛中荣获全国第三名,展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扎实成效。深化聊城与青海等民族地区教育领域结对协作,探索聊城青海班教育管理模式,自2015年起聊城三中每年招收40名青海刚察县学生,推动各族学生在共同学习和生活中深化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认同。

??发展“融基”,同心共享繁荣发展成果。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创建工作的坚实基础?;罨肭嗪8詹?、重庆彭水等地的对口支援与合作,累计实施援建项目249个,协调落实援助资金超7亿元。以冠县入选全国第二批共同现代化试点为抓手,积极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重点支持全市各民族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和特色产业培育,打造了堂邑镇“五‘葫’连四海”葫芦产业、冠县后十里铺黑头杜泊羊等特色品牌,形成了“试点引领、产业带动、就业增收、村强民富”的良好局面,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生活“融入”,同心共创群众融居环境。积极搭建各类平台载体,努力创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全市已成功打造“红石榴”会客厅、社区、公园等各类阵地125处,开通“民族团结号”公交线路66条,在医疗卫生系统成立“繁森药箱医疗服务队”113支,常态化服务各族群众。聊城市依托“两河”交汇的区位优势,推出民族团结主题旅游线路,探索“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路径。在民品企业创新实施“红石榴班组”“红石榴基金”“红石榴文化”三大工程,促进各族职工团结协作,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以上举措,有效推动了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治理“融恰”,同心共育法治社会格局。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充分发挥“白云热线”品牌作用,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完善涉民族因素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机制和应急预案,建立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数据库,加强联系引导。多年来,聊城市民族领域始终保持和谐稳定,为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连峰
新闻关键词:聊城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