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温度 文明花更香——聊城茌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掠影
鲁网7月21日讯 聊城市茌平区有条顺河街,在城区繁华地段戛然而止。因为这条“断头路” 的存在,市民从中心广场到翰林幼儿园需要多走1.5公里。
为祛除市民的这块“心病”,茌平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通了顺河街并对道路两侧环境进行了改造提升。路通了、街净了,市民心气儿也顺了。
在创城工作中,茌平区注重人文关怀,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做起,不断提升城市“温度”,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路通街净,市民出行更畅快
顺河街着实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这条路两侧门面多、居民楼集中,又处在茌平城区繁华地段,拆迁工作压力非常大。
2020年8月,该项目启动后,工作队坚持先宣传、后动迁,先拆违、后拆迁,先公产、后私产,以钉钉子精神推进项目拆迁。项目正式动工后,为尽量减小因施工造成的交通压力,施工队伍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施工。最终,仅用时一个多月,顺河街南延路段顺利通车。
与此同时,为解决顺河街附近西关菜市场占道经营问题,茌平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硬化菜市场路面、为商户划定营业区、设置停车位…… 一系列举措立竿见影,西关菜市场由里到外变了模样。
为民服务,体现在一件件小事上。去年以来,茌平区建成农贸市场、农贸摊点300多个;今年计划新建、改建停车场30个,划定停车位5000多个,新建多处公厕并对旧公厕进行改造提升。该区还计划在部分路口修建“分流岛”,改建公交“港湾”,用精细化服务持续为创城添彩。
标本兼治,背街小巷换新颜
在茌平繁华热闹的城区内,不少背街小巷的卫生状况令人揪心。
博陵路地势低洼,路上有一个大坑,不知从何时起成为附近居民倾倒垃圾的地方。“一到夏天,蚊虫遍地飞,臭气熏天,碰到下雨天,出行都成了大问题!”附近居民崔之祥回忆说。
博陵路是今年茌平区首批重点整治的背街小巷之一。“我们派出30名工人、两台挖掘机,采取白加黑不间断作业的模式推进整改?!避萜角裥私值腊焓麓Ω敝魅卫畛っ退?,工作队用了3天时间,共清理垃圾400立方米。在清理垃圾的同时,该街道还设置了8只垃圾桶,并配备了1名保洁员和一辆小型垃圾清运车,使该路段垃圾乱倒问题得到根治。
背街小巷是茌平区创城十大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今年以来,茌平区扎实开展背街小巷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集中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补齐了一批短板弱项,城市管理水平快速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爱心送暖,志愿服务在身边
近日,茌平区文化馆七彩公益艺术团和七彩公益博平站志愿者一起来到了博平养老院。志愿者不仅为老人送来了象棋、麻将、五子棋、乒乓球拍等爱心物品,还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彩的演出。舞蹈《映山红》、豫剧《穆桂英挂帅》等节目,赢得现场老人的阵阵掌声。
茌平区文化馆七彩公益艺术团现有成员160多人。该艺术团成员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努力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为弱势群体及时送去关爱和温暖,受到了群众称赞。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茌平区动员辖区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捡拾垃圾、规范车辆停放、清除小广告……在茌平,头戴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成为该区创城工作中最美丽的风景线。
城市文明离不开志愿者的坚守和奉献。目前,茌平区注册志愿者超过7万人,注册志愿服务队237支,已成功打造了“七彩敬老”“金晖助老”“十元未来”等公益品牌。今年以来,全区50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3个志愿者协会的上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交通劝导、助老助残、文明宣讲等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过3000小时。(聊城日报记者 蒋希伟 通讯员 常帅)
- 创建文明城|聊城市茌平区投资20多亿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2-08-04
- 创建文明城|聊城市茌平区:“红色物业”建设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2022-08-04
- 聊城东昌府新区街道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调度会2022-03-30
- 聊城临清:1400个分类垃圾箱 为文明创城“添彩”2021-05-20
- 众志成城绘文明画卷——聊城临清高位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21-04-16
- 东昌府区开展创城六大专项整治行动2020-04-24
- 四区召开创城推进会 全面推进创城工作落到实处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