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拄拐邮哥”郭鹏:“我的邮包里有一份份牵挂”
鲁网3月24日讯 在互联网时代,手写信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邮递员们却依旧奔波在送信的路上。
?。ǖ慊鞑シ攀悠担?/p>
前不久,一篇《敬业!聊城这名邮递员拄着拐送报纸》的报道刊发了聊城市邮政分公司兴华路支局邮递员郭鹏的故事。他因躲避迎面而来的三轮车,从电动自行车上摔下来,导致右脚三个脚趾骨裂,在脚伤还未痊愈的情况下拄着拐杖一家一户送报纸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郭鹏这种坚韧的行为?他又有着怎样的心理考量?3月19日,记者来到聊城市邮政分公司兴华路支局,探访“拄拐邮哥”郭鹏。
“今天天气不好,我得早走一会儿,这样客户就能按时拿到报纸和信件了?!鄙衔?时,在蒙蒙细雨中,郭鹏已经准备好了邮包。在他的邮包中,有8封普通信件?!罢庑┬偶蠖嗍峭ü厥馇兰某龅?,写信人和收信人联系起来不是那么方便?!惫艚樯埽谖⑿拧Q等各种通讯方式占据主流的今天,手写信的方式仍然存在。这些手写信背后的期待,正是支撑着他在投递岗位十多年如一日坚守的力量所在。
对于信件,郭鹏总是特别慎重,因为每一封信都凝聚着一份浓浓的情感。在郭鹏的记忆中,在投身邮递员岗位之初,他也曾抱怨过,也想过逃离。但直到有一次在送一封手写信的时候,他改变了这种想法?!澳鞘且环饧嘤倘嗽奔母盖椎男拧!惫羲担笔?,他将这封信送到董付村的时候,那位老母亲拉着他的手热泪盈眶:“总算有消息了,太感谢你了?!闭飧龀【霸诠舻哪院@锘胤帕撕芏啻??!巴ü饧?,我懂得了在我的邮包里有一份份牵挂。”郭鹏对记者说。
现在写信的人少了,需要投递的信件是不是就少了呢?“一点也不少,而且还有上升趋势?!惫粜ψ潘怠K蚣钦咭灰涣芯?,比如银行的信用卡对账单、税务部门的年度缴税证明等等,都要通过邮局寄发,单位的还好投递,有的个人信用卡对账单是农村地址,而不少已经拆迁,就要花上好长时间才能找到收信人。郭鹏说:“现在的手写信几乎每一封都承载着写信人最迫切的交流需求,维系着最真挚的情感?!?/span>
郭鹏表示,书信传递的是人与人之间非常深厚的情感,他建议年轻人可以试着写信,不要一直沉迷在网络里,因为当人们写信时,会全身心地投入,每个字、每个标点落笔时都会非常谨慎,“见字如面”就是这个道理。(通讯员 宋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