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检察院“四四五”工程构建职务犯罪预防新格局
鲁网7月24日聊城讯 去年以来,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紧密结合辖区实际,依托派驻基层检察室一线平台作用,大力实施“四四五”工程,积极构建基层职务犯罪预防和法制宣传新格局,工作实效性不断增强。
加强“四个对接”。一是加强预防部门与派驻基层检察室工作对接。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职务犯罪预防部门与派驻检察室工作衔接的意见(试行)》,明确协调配合的原则和范围,规定了在警示教育、法制宣传、预防咨询及建立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等方面的协作办法,提高工作规范化程度。二是加强与辖区党委政府工作对接。围绕检察室辖区各镇、办事处的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结合各镇办经济建设、法治建设特点,与镇、办事处纪检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协作配合、廉政防控等工作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发展和“三农”工作的针对性。三是加强与专项工作的对接。与全市查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财政补贴项目监管领域专项行动、全市集中开展新农合基金专项治理工作等工作相结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向各镇办党委发送预防检察建议,撰写专项报告,提高预防社会化程度。四是加强与专项活动工作对接。在全面开展“五进”专题预防活动、“五进两服务”大走访活动、“关心您、保护您、帮助您”预防公益宣传活动及“警民同心筑平安,创造环境促发展”活动中,预防部门委托或联合派驻检察室,深入集市、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和基层党政机关走访调研,分析本地预防工作特点,发现并堵塞管理上的漏洞,提高廉政建设水平。
打造“四个平台”。一是打造基层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新平台。在派驻检察室设立廉政约谈室、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展厅及数字化法制教育大厅,构建辖区党委政府的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宣扬东昌府区当代先进典型,以及东昌府区院查办的具体案例,用大家熟知的人和事作为生动教材,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引导,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二是打造村“两委”成员职务犯罪预防新平台。围绕低保金、新农合、惠农资金、新农村建设、征地补偿等与农民利益关系密切的内容,与检察室联合开展“两委”班子成员职务犯罪预防,实现“两委”成员廉政能力和群众监督能力双向提升。三是打造基层群众法制宣传新平台。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以预防展板、廉政宣传片、廉政宣传栏、廉政书刊、廉政标语为载体,与检察室共同开展流动或者集中法制宣传,宣讲国家涉农惠农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及检察业务相关的法律知识,提升群众法律水平。四是打造预防工作信息化新平台。利用检察室的检察专线网和互联网,把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惠农资金监管系统、阳光采购监管、农村中小学建设监督预防延伸到检察室,不断提高基层预防信息化建设水平,打造信息化预防新平台。
实现“五个同步”。一是开展惠农资金管理同步预防。在小麦直补款等各项惠农资金发放前,预防部门与派驻检察室到各镇、办事处,组织基层干部和村“两委”人员开展专门的预防教育。推动政务、村务公开,促进基层党委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完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二是开展重点工程同步预防。根据辖区内南水北调、德商高速、邯济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召开预防职务犯罪座谈会,提供法律咨询,签订廉政协议书,监督招投标、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开展重点工程同步预防。三是开展行业发案同步预防。结合本院查办的教育、卫生等系统腐败窝案,及时跟进预防,深入调查研究和归纳分析,向相关职能部门发送预防建议,联合检察室开展检卫共建、检教共建、检企共建,以乡镇中小学校长、卫生院长及相关财务人员为预防重点,强化法制教育和廉政教育。四是开展换届选举同步预防。制定了《关于在换届选举中开展专题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发挥预防职能维护基层稳定。在镇、村换届选举前及过程中,预防部门和检察室联合开展法制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咨询,化解社会矛盾,保障风清气正和换届顺利。五是开展农业生产同步预防。在农种、农收等重要时节,预防、检察室联合质监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共同开展“农资专项执法打假”、“农资打假下乡利剑行动”,走访农户,释法解惑,指导农民群众识别假农资产品,普及涉农法律知识,指明维权渠道,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胥广宏 解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