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车管看东昌--东昌府交警大队打造“服务型、效能型、诚信型”车管所工作纪实
服务车管看东昌
--东昌府交警大队打造“服务型、效能型、诚信型”车管所工作纪实
鲁网8月20日聊城讯(记者 庞孝君 通讯员 白荣 杜泽敏) 8月6日中午,家住道口铺镇的赵先生和记者一起来到东昌府交警大队车管所办理换证手续,由于已经经过网上预约,换证工作在15分钟内办理完毕。赵先生对记者说:“真没想到驾驶证换证审核这么快!”一个“快”字总结了东昌府交警大队车管所工作的特点。
聊城要实现“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目标,交警怎么办?东昌府交警大队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从打造服务型、效能型、诚信型“三型”车管所入手,窗口前移、服务群众,努力把车管队伍打造成为“执法最规范、服务最优质、客商最满意”的铁军,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交通管理工作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服务近百姓
面对快速增长的车驾管业务量和日益严峻的人车路矛盾,传统的车驾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新需要。为顺应群众呼声,东昌府交警大队车管所创新管理,逐步走出了一条“服务载体网络化、服务手段智能化、服务模式多元化、服务范围网格化、服务理念人性化”的车管服务新路子。
建立网络服务平台。现在,通过“网上车管所”,市民群众坐在家里轻点鼠标就可以办理业务,快速获取信息,及时解疑释惑。东昌府交警大队先后推出车管微博、车管微信,宣传警务知识,与网民开展互动。同时,成立服务咨询中心,开通车管咨询服务电话(8331145),并在解答后实时发送短信,对受理咨询的疑难业务问题、群众投诉的作风和廉政问题,迅速解决处理,有效避免了以往群众咨询变投诉现象的发生,由“投诉热点”变为“便民亮点”。服务咨询中心开通至今,接听话务总量为1.1万次。以流动车管所为载体,设立10处“交警流动服务站”,设置评警器,放置日常办理业务明白纸和征求意见箱、监督电话,特制便民服务箱,箱内配齐相机、急救药品、打气筒、老花镜、针头线脑等便民用具。推行“车管进社区”工作,在东昌府公安分局的大力支持下,和派出所共同入驻聊大、月亮湾等5个社区,统一制作了门牌,配齐了服务设施,接入公安网,制定了社区民警工作职责,服务范围,建立完善社区实有车辆及驾驶人基础信息台帐,开展机动车违章查询处理,机动车驾驶证补换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审验等业务,构建起了道路交通管理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被群众誉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家门口的交警队,老百姓的贴心人”。
规范提效能
车管所坚持向学习要质量,向科技要战斗力,向服务要规范,着力打造效能型车管所。对此,东昌府交警大队政委孙鑑讲到:“车管所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到不断拓宽便民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效能,从办理业务者角度换位思考,从群众最紧迫、最急需的小事入手,为人民群众办点实事、办点好事?!?/p>
车管队伍学习型。车管所坚持以制治警,建立岗前培训、绩效考核、星级民警、错办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制度管理人、考核人、激励人。强化培训机制,积极组织岗位培训和业务交流,将岗位培训、业务考试、比武竞赛、年度考核等四环紧密相扣,促进效能提升。车管业务智能化。倾力打造智能型车管服务,车驾管大厅设置了“评警系统”和排队叫号系统,增设了10套同步录音录像设备,确保了车驾管服务处于全程监督之下,促进了执法服务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日常工作规范化。对窗口服务民警提出了“宁愿自己麻烦千遍、不让群众多跑一回”的要求。针对群众办理急事、难事,和节假日期间办事难的问题,实行“延时”服务制度,窗口民警无论时间再晚,也要接待完前来办理业务的最后一名群众。每周六上午集中为出租车、客运、货运公司开通绿色通道,预约服务,加班加点工作,受到了企业的赞誉。
诚信得民心
创建“诚信型”车管所,承诺严格执行对外的便民举措,有力促进了便民、高效服务。
打造惠商助商的服务名片。完善警企联系机制,大队班子成员分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招商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主动跟进、全程服务。建立警企联络员制度,定期深入企业走访,在中通客车公司、公交公司、交运集团、中华电厂等42家企业建立设立警企联络员,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使客商和企业在交通管理方面无后顾之忧。在车管各窗口设置“你来聊,我引路”,“你投资,我服务”标志。建设信息平台,将重点企业、招商项目等重点服务对象的机动车和驾驶人收录系统,主动定期告知临界审验、检验和交通违法等信息,告知2160人次。严格各项纪律规定,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影响发展环境的,一律从严查处,为服务跨越赶超提供坚强的组织和纪律保障。上半年,政委孙鑑、副大队长闫明华先后5次到客运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讲,得到了企业和驾驶人的一致好评。近年来辖区客运企业未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