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品茶论坛_同城200元附近,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100元2小时不限次数电话号码

聊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述评之二

2018-03-06 13:57:00 来源:聊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明城市创建,不仅要看高楼大厦撑起的天际线,更要看万家灯火拼成的地平线。

  “创城”为了谁、“创城”成果应该由谁共享?聊城的决策者给出了坚定的答案:创建为了群众,创建依靠群众,创建成果要让群众共享。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景颜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议上强调,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动员全体市民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

  民意所向,民生所指,就是文明所在。只有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使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使人人更有认同感、获得感、参与感,使一个个文明“细胞”在水城大地不断裂变、扩散……

  一

  创城的背后,支撑的是民意,凝聚的是民心。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改善民生领域的工作提出更高、全新的要求,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是主体也是基础,哪项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切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坚持创建为民,激发群众的认同感,创建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成效。群众期盼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活环境,创建就要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上下功夫;群众需要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创建就要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定推进;群众渴盼和谐友善的现代文明内涵,创建就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希望城市文明的魅力能够长久持续,创建就要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上再努力。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符合时代的节拍,也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意愿。创城攻坚伊始,全市人民就表现出了高度的认同和拥护,积极参与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来:近千名青年志愿者在人民广场许下“创城,我们先行一步”的庄严誓言;城区林荫道上散步的市民,随手将垃圾捡拾起来扔进垃圾桶;街头商店经营者每天把门前路段打扫得干干净净……街道更整洁了、道路更顺畅了、环境更优雅了,市民自然能“安居”;一个美丽的城市,旅游投资有吸引力、招商引资有竞争力、产业发展有凝聚力,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市民收入不断攀升,人人就都能“乐业”,这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是完全相符的。

  只要全市上下都按照国家文明城市的标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撸袖实干、为民而创、与民同创,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文明、宜居宜业!

  二

  创建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让人人更有获得感——这是文明奖牌背后的深层含义。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一项荣誉,而是要通过创城,将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生活在这里的广大市民更加舒心、更加安宁、更加幸福。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达到人民群众满意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所向。因此,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创城中最该用心的地方。小事小情,落实责任、马上就办;大事难事,征求意见、协商解决——创建为民,为民创建,既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市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秉持这一理念,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把创建工作作为惠及民生、为民造福的平台,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抓住重点和难点,始终围绕群众需求,抓好整改落实。背街小巷、便民市场、农贸市场环境卫生脏乱差、易反弹、难管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我市便按照责任制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分工,建立监管、考核、处罚长效机制,确保城市管理有章可循;行人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翻越栏杆,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争道抢行等交通乱象为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我市便加大宣传、处罚力度,大力整治交通环境……从“大外环”城市交通新格局,到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程等陆续实施;从越织越密的社保网,到拔地而起的保障房;从百姓“有活干、有钱挣”,到越来越高质量的生活,一桩桩、一件件惠民实事,为全市群众织就了美好生活的保障网,撑起了普惠民生的幸福伞,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并汇聚成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不息之力。

  得民心者,民力聚。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把问题整改到位,下足“绣花功夫”,就要继续正视问题,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特别要加大对校园周边、交通出行、市场环境、社区服务和各种不文明现象的整治力度。要认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社会保障、文化服务等民生问题,以创城改善城乡环境、精细社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切实地感受到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让人民群众在创城中真正得到实惠。

  三

  创建文明城市,更需要“激活”群众的参与感。

  文明城市创建的每项具体任务,都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每位市民都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城市提升完善的支持者与参与者,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基与力量源泉。文明城市的创建,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热情响应和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有188条测评标准,指标多、内容细,每一个项目的落实都需要市民的支持、参与和监督。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反映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最高荣誉称号。文明城市的创建是“共建”的结果,文明城市的治理也是“共治”的过程。只有人人都是文明人,城市才能是文明城市。文明城市的建设、治理与服务要紧紧围绕人、服务人、发展人这一根本理念。这既需要城市治理者的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也需要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保持昂扬的斗志狠抓落实、奋力而为,更需要每一个身处这座城市里的人提升参与感,修身律己,团结友爱,向上向善,齐心协力,为这座城市的文明细节增光添彩。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人民共享?!痹谖沂姓慈拿鞒鞘刑崦鞘衅诩?成千上万的市民踊跃响应、积极行动。他们在公交站点引导文明乘车,在社区清扫街面卫生,在窗口单位提供引导服务……许多人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创城贡献力量,让全民共建成为现实,汇聚成一道道美丽的文明风景。市民文明素养提高了,邻里之间更融洽了,小区环境更美了,公共秩序更好了,社会更加和谐了……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折射出文明之光。

  文明是有生命力的。只有将城市文明的本质内化到市民的血液中,市民才不会把城市只当栖息之地,而是真正把城市当作自己的家,在日常琐事中保持精神明亮,在举手投足间展现优雅。文明城市创建,要把文明传递到城市的每个神经末梢,流进每个市民的血液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文明落地生根,让文明发芽生长。

  大幕已经拉开?!耙匀嗣裎行摹蓖平拿鞒鞘写唇?需要所有市民赶紧登上舞台的中央。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上下一心围绕文明城市创建行动起来;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要主动为文明城市创建出谋划策、建言献策;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要各展其能,为城市文明增添内涵。人人心灵净化,城市便不浮躁;人人行为文明,城市便奔向文明;人人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行动起来,我们的城市必将越来越文明!(记者 朱茂明 刘海恒)

  责编 李云乾

责任编辑: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