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塑料花”干部,是漂亮的官僚主义
鲁网9月30日讯 聊城市委书记孙爱军同志在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初心十问,重点谈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他在讲话中问:
“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推动工作时,是扑下身子、亲力亲为,求真务实、一抓到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还是蜻蜓点水、浮在面上,习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追求“材料政绩”“数字政绩”,不顾基层实际滥搞督查检查、考核评比,热衷于搞排场、大呼隆?”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现实中有很多表现形式。其存在的重灾区,一是在工作方法上,更喜欢装样子,二是在工作作风上,更喜欢推责任。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对孪生姐妹,有形式主义的地方,必定有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浓厚的干部,也必定喜欢搞形式主义。
有的干部不顾现实,工作总结里总是一片大好。他对所辖工作的问题视而不见,对领导要求的基层工作浮光掠影,走也走看也看,但只过眼不走心。为了应付上级考核指标,这样的干部喜欢造数字、造名词,不惜代价积累政绩,摆一堆塑料花撑门面,哪管它能不能结果、有没有用处。在扭曲的政绩观引领下,这些干部负责的工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领导眼光到哪里他的工作就干到哪里,不顾事物发展规律,不顾现实群众需求。
这样的干部,敢给贫困村拉遮丑的围墙,就不愿把扶贫工作做到实处。敢用几乎全部人马用在凑数字、编材料,就不愿意带领队伍扎根基层改变面貌。讲问题敢避重就轻、一笔带过,说成绩就长篇大论、舍我其谁。遇到急难险重的改革难题,不是多方探索、攻坚克难,而是另寻它途、低头绕路,看见疾苦百姓没有情同此心、帮扶一把,而是避之不及甚至埋怨碍眼。
这样的干部,在工作面前不愿意下真功夫,在群众面前不愿意付真感情,在困难面前不愿意做实文章,材料越好看他脸色越好看,工作没进展他从来不着急。但谁敢把工作的问题非要摆上他的案头,他的另一个大毛病就又犯了——官僚主义立即就显了出来。
“官不大,谱不小”,在很多领导干部的作风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如鼎之镇,屁股生根,坐在办公室像尊泥胎,和下属干部、普通群众打官腔、讲“原则”,就是不真干。谁也调不动,除了他的上级。上级也不是人人有这个面子,除非影响他前途的上级。谈成绩他最多,说问题他最少,自我批评给自己网开一面,对下级部门和基层工作,却手电筒照别人,吹毛求疵,容不得一丝瑕疵。
这样的干部也“干事”,但他最喜欢干的,是当典型的“三拍”干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事“拍屁股”走人。场面轰轰烈烈,效果冷冷清清。地方发展付出的极大代价,成了某些干部为自己升迁之路的垫脚石。党委政府公信力和凝聚力受损,却难以打动这样的官僚主义干部的内心。
在很久之前的某一年扶贫工作中,我曾带队在山区探访。该山村深处大山,交通十分不便。在经过多日交流熟识之后,有村民跟我讲述了“领导视察扶贫”的故事:因为公路无法抵达山村,有的干部检查扶贫工作,就是把车开到盘山公路上,隔着山沟沟,往这边村里的方向望一望。
当年部分干部官僚主义如此肆意,这样的作风又怎么能收到好的效果。
很多年过去了,山村老百姓对我说的一句话,始终萦绕在我的耳边:有时候,群众和党委政府不亲,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某些问题干部,比实心实意爱人民,更爱自己。比踏踏实实干事业,更爱浮夸。比锐意进取勇担当,更喜表面文章。因为后者更轻松、更省力、更容易满足自己。至于能不能满足地方发展需要、满足群众利益需要,这些问题干部,是不管的。
但,时代变了。
“塑料花”干部,我们还应该给他生存空间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聊城的橱窗本不大,还是让我们把有限的展示舞台,留给真正的实干家吧。(聊城晚报评论员 孙文华)
- 权威发布|孙爱军同志在政协第十四届聊城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议上的讲话2022-02-23
- 孙爱军率团在广州深圳开展系列招商考察活动2021-03-05
- 孙爱军参加聊城代表团审议2021-02-03
- 2019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在聊举行2019-10-28
- 聊城市组织收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式2019-10-02
- 聊城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升国旗仪式2019-10-01
- 华润万象汇综合体项目落户聊城开发区2019-09-29
- 【评论】聊城干部,要多上战场,少上酒场2019-09-25
- 聊城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2019-09-11
- 2019聊城市青年人才洽谈会嘉宾恳谈会召开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