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215家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贫困人员就医“一站式”结算
鲁网12月16日讯(记者 闫云倩)12月16日上午,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鲍世利,市医保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张金峰就“十三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作了介绍。记者从会上获悉,聊城215家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贫困人员就医“一站式”结算。
张金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因病致贫返贫是形成贫困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围绕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市医保部门主要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贫困人口全员参保。把参保作为医保扶贫的工作底线,搞好与扶贫办、民政、税务等部门的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大数据比对,建立“未参保贫困人员数据库”,对未在本地参保人员,逐一注明原因;对本地应参未参人员,逐户上门宣传动员,目前全市16.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全部参保,确保了应保尽保,不漏一人。
参保补贴全额发放。优化参保缴费和补贴发放流程,特困人员,由医疗救助金全额补贴、代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对象,实行定额补贴,个人只缴差额部分。同时,主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2018年以来部分县未享受参保补贴的贫困人员落实政策,目前已为3万多名贫困人员补发参保补贴,并逐户发放“参保缴费个人补贴发放证明”。
报销待遇全部到位。全市215家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贫困人员就医“一站式”结算。全面梳理2019、2020年贫困人员报销待遇落实情况,通过系统筛查和大数据比对、逐一核对,对医疗未救助人员全部发放救助金。因账户错误、金额较小、行动不便等无法现场领取的,将救助金送到贫困人员手中,打通报销待遇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门诊慢性病待遇政策全面落实。组织各级医保部门,通过调取信息系统贫困人员近年来住院数据、帮扶人和签约医生入户核查等方式,对贫困人员进行门诊慢性病全员筛查。对疑似患者进行线上、线下、入户鉴定,对本地住院治疗的贫困人员,审核住院电子病历;对外地住院的贫困人员,审核纸质病历;对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或精神病患者,安排医疗专家上门会诊。共对筛查出的10.2万名疑似患者进行了门诊慢性病鉴定。符合门诊慢性病标准的2.54万人全部落实待遇政策。对不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员,逐一发放“门诊慢性病办理情况告知书”,解释相关政策。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达不到慢性病标准的,协助办理“两病”门诊用药报销待遇,目前享受“两病”门诊待遇的有3.92万人。
- 【回眸“十三五”】之五:全面小康 幸福流淌2021-01-22
- 聊城今年前11月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约16.22亿元2020-12-30
- 聊城东昌府区36万余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2020-12-24
- 聊城东昌府区:医用物资储备充足,可满足1个月负荷需求2020-12-24
- 2.16亿斤!今年聊城粮食增量占全省增量12%2020-12-23
- 聊城5954个村庄达到清洁村庄标准2020-12-23
- 聊城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增加到9.17万份2020-12-17
- 聊城市东昌府区“十三五”期间保障困难群众2.5万人2020-12-10
- @聊城人,您的建议很重要!市政府邀请您给《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2020-12-10
- “十三五”成就巡礼|聊城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2%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