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渗透+思政引领+实践活动!聊城市教体局构建全链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泮晓阳)9月29日下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主题新闻发布会,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战红岭表示,市教体局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聚焦教学核心,构建全链条教育体系。聊城市教体局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一是深挖课程资源,组织各学科教师系统梳理教材中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及“五史”相关内容,在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中有机渗透,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丰富课程供给,面向全市征集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质课程182节,涵盖专题课36节、课程思政课120节、主题活动课26节,为学校教学提供丰富素材。同时,鼓励学校结合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教育读本,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三是强化思政引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结合党团队主题活动分阶段开展教育,贯通“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让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感染力。
??打造特色载体,增强教育实践实效。聊城市教体局注重以多样化活动为抓手,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起来”。一是建强宣传阵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指导各级学校利用宣传栏、电子屏设置主题板块,滚动推送民族团结知识,营造浓厚氛围。二是推进社团建设,在聊城第六中学、聊城市实验小学、临清市逸夫实验小学等46所试点学校率先组建“小石榴籽”社团,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传递民族团结理念,目前正在总结试点经验,稳步扩大社团覆盖范围。三是深化示范引领,重点支持聊城三中和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样板:聊城三中建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目前该教育馆已正式投入使用;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史料中心、教研中心、红石榴沙龙,开设专门课程,构建“五融五育”职教铸牢育人机制。
??强化协同推进,提升教育整体质效。聊城市教体局坚持内外联动、上下协同,凝聚教育工作合力。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教师培训内容,通过集体备课、协同教研、观摩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每年评选优质课程树立教学标杆。二是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各民族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坚持统一编班、混合教学,完善精准资助机制,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特别是,自2015年起,聊城三中开设青海班,已累计招收11届439名青海学生,毕业8届317人。三是加强团结协作,支持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推进“鲁藏疆渝”职教协作,组建“文艺轻骑兵”鲁喀支教队赴新疆喀什开展支教活动,开设非遗面塑、中国舞、合唱、足球等课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排练舞台剧《等你归来》,弘扬孔繁森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 聊城市多措并举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