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品茶论坛_同城200元附近,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100元2小时不限次数电话号码

聊城全市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 助力惠农富农

2019-07-29 11:2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聊城7月29日讯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聊城办事处指导全市农商银行发挥知乡音、懂乡情的优势,主动融入战略大局,整合金融服务资源,确立了“以支部共建为平台、以信贷支持为重点、以渠道建设为依托、以综合服务为支撑”的基本工作思路,丰富业务产品、优化服务方式,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田间地头、千万家庭。至2019年4月末,各项贷款余额760.31亿元,较年初增长27.63亿元;农户贷款216.81亿元,较年初增长10.93亿元。

  深化支部共建,主动献计献策

  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党委重点工作,聊城办事处党委班子成员认真执行党建联络点制度,定期深入基层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联合聊城银保监分局到茌平耿店村专题调研,组织辖内党支部到临沂代庄专题学习,拓宽思路,提升本领,全力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越拥胤降澄?与辖内8家县(市、区)政府、3个市属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蔽宕笾氐懔煊?明确金融服务措施;各农商银行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全面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全市农商银行深入落实市委提出的“1+1”好支部共建要求,142家党支部与村级党支部建立共建关系,各基层支部主动与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对接沟通,派驻383名挂职人员作为金融服务特派员,积极参与乡村社会事务管理,及时掌握金融需求,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和精准度。

  加大信贷投放,做好资金支持

  为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全市农商银行在全省首创“家庭银行”服务模式,创新研发“家庭贷”信贷产品,该产品依托“家文化”理念,以家庭整体信用为基础,实现了“家人担保就能贷款”。深入开展“便捷获得信贷”专项行动,简化办贷程序,推行网上办贷、无纸化办贷,健全利率定价机制,逐年下调贷款利率,进一步提高信贷服务质量。

  结合乡村振兴新需求,推广“兴农贷”“宜居贷”“先锋模范贷”“富农贷”等系列贷款产品,全力满足各层面的信贷需求。在这些信贷产品的具体使用上,合理确定借款主体,对符合农户个体的,全部采用“家庭贷”模式;在具体办理上,推行整村授信模式,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专业团队,进村入户进行现场评级授信,以“5个省级样板村、11个市级样板村、131个县级样板村”为中轴,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农户授信工作。目前,已经在2791个行政村开展了整村授信工作,授信农户14.6万户、金额127.89亿元。同时,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广“鲁?;菖┐薄罢4薄八;菖┐钡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31.09亿元,较年初增加2900万元。

  推进网点转型,优化服务渠道

  按照建设“百姓银行”的目标,聊城全市农商银行本着“让机具多跑腿、让信息多跑腿,让老百姓少跑腿”的原则,畅通线下线上服务渠道,提高服务便利度和客户体验度。线下,通过增设智能化智慧化设备、增配大堂服务人员、改造老旧网点等措施,提高营业网点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大电子机具布放力度,在农村菜站、农金服务点等增设农金通、ATM、电话POS等机具,至4月末,机具总量达到3.09万台,较年初增长85台;其中:农金通3263台,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3%;ATM机800台,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了“村头银行、抬腿就到”的金融服务物理格局。

  线上,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广智e通、聚合支付业务,同时,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场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不断完善线上渠道的服务功能,实现了社保医保、水电暖费、物业费、学费等线上自助缴费。至4月末,智e通客户63.13万户、较年初增长9.14万户,聚合支付3.94万户、较年初增长1.56万户,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达到80%以上。

  践行普惠理念,丰富综合服务

  坚持普惠金融理念,聊城全市农商银行认真履行金融精准扶贫政治责任,加大小额扶贫贷款投放,对符合贷款条件、有贷款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能贷尽贷?;擞谩捌笠?农民合作社+贫困户”“企业+家庭农场+贫困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大力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将更多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持续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至4月末,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2.31亿元、安置就业贫困户6016户、带动创业贫困户6829户。

  坚持扶贫与扶智、致富与智富相结合,聊城全市农商银行以“金融夜?!蔽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聘请专家讲解农业技术、邀请医院义诊等活动,将现代金融知识、惠农政策、致富信息等送到百姓身边,让金融服务“村村通”与知识信息“人人懂”并行,为强农惠农富农提供公益服务。近两年来,累计举办“金融夜校”5000余场次,覆盖农民40万余人,有效推动农村、农业、农民各方面的全面振兴。(通讯员 姜义飞)

  责编 李云乾

责任编辑: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