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农商银行: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智慧厅堂”
鲁网聊城7月29日讯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思想在变化,聊城农商银行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扎根农村、助力农业、服务农民的初心不变。自核心银行系统转型升级以来,购置智慧型设备,优化服务方式,积极开展营销,推动网点由“支付结算型”向“服务营销型”转变,让偏远乡镇上的网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先,一排排的智慧柜员机是大城市的专利,神奇的可视柜台是大银行的标配。而如今,即使在偏远的农村,农民老百姓们足不出镇,就能享受到智慧厅堂带来的便捷金融服务。
原先,走进银行办业务,是“排排坐、慢慢等”,是“客户盯着柜台看”,而如今,是“随到随办、随来随走”,是“工作人员围着客户转”。
原先,业务办理过程中,如果遇到可疑交易或者可疑人物,是工作人员对比着身份证,用肉眼核对,准确率不高,而如今,是利用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用仪器甄别,准确率极高。
东昌府区堂邑镇,被称为“千年古镇,葫芦之乡”,镇里的农民大多种植葫芦,这里的葫芦俨然成了摇钱树,钱串子。葫芦成熟季节的到来,意味着村民们一年的辛苦又有了着落。村民们担心一年的收入放在家里不安全,都会起个大早,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匆匆忙忙赶到镇上的农商行门口排队。等到农商行开了门,取了号,一般都会等上一两个小时才能办上业务,再回到家,这一来一回,往往都会花上一个上午的时间。
而现在,村民们进入银行大厅,不用取号,不用排队,就会被大堂经理引导至智慧柜员机办理业务,小小的一台智慧柜员机,能操作几十种业务种类,比如存一笔钱,只需要短短几十秒的时间,速度快,效率高。业务办理期间,大堂经理还会介绍农商行的大额存单、理财、贷款、手机银行等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业务产品,这种近距离的、简单直白的交流方式,一方面让村民们了解到更多的金融产品,进而选择自己需要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提高了客户的服务体验度,增强了客户的粘性。
聊城农商银行的智慧厅堂建设,适应了时代潮流,将原先只有在大城市、大银行才能体验到的智能设备搬到了普通农民老百姓的家门口,更多的柜面人员走出柜台,充实到厅堂服务营销队伍中去,这种面对面服务客户的方式,提升了客户的服务感受,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相信不久的将来,聊城农商银行一定能充分发挥网点多、人员多、政策灵活、贴近群众的独特优势,建设成为具有农商行特色的智慧厅堂体系,为立足城乡、服务大众、普惠金融作出更大的贡献。(通讯员 张燕)
责编 李云乾
- 再燃“开门红”,阳谷农商银行开启“春天行动”新局面2022-02-08
- 阳谷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添彩乡村振兴2022-01-10
- 聊城农商银行加强客户走访,提升服务效能2021-09-30
- 阳谷农商银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做好普惠金融“文章”2021-09-24
- 阳谷农商银行: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主题宣传活动2021-09-22
- 我为群众办实事|阳谷农商银行:让普惠金融更好惠及民生2021-08-20
- 三点发力促业务高质效发展 阳谷农商银行存贷款新增规模居全县首位2021-08-20
- 聊城农商银行举办红歌比赛暨“两优一先”“最美劳动者”表彰活动2021-07-01
- 聊城农商银行开展金融知识宣传进校园活动2021-06-16
- 聊城农商银行开展助力中考活动2021-06-16